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6月4日起,联想集团(0992.HK)正式被再次剔除“恒生指数50只成份股”,自2013年3月被重新纳入恒指以来,联想集团股价已几近腰斩,千亿市值跌落至500亿港元,在彭博统计的171只全球科技股中表现最差。

 

纳入恒指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企业的股票市值和成交额排名,被恒生指数除名,意味着联想成交活跃不足,投资价值在萎缩。

 

联想的困局或许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,但技术投入不足,产品体验远落后于竞争对手,消费者不买账确是不争的事实。

 

2015-2017年,联想研发投入为14.91亿美元、13.62亿美元、12.74亿美元,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.32%、3.13%、2.81%,研发投入连续三年走低。

 

而同期,在2017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897亿元,占营业收入的14.9%,研发投入和占营收的比例都远高于联想。

 

可见,企业创新投入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根本。那么,在资本市场,企业创投投入对公司估值究竟有何影响?是否会给予高科技公司研发以溢价?为此,小智和大家一起从学术角度来探究。

 

1、上市公司优秀专利每多一次引用,市值可以提升3%(Hall, Jaffe, and Trajtenberg, 2005)

 

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Hall、布兰迪斯大学Jaffe和特拉维夫大学Trajtenberg三位教授通过对美国1963-1995年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研究,包括1963-1999年期间所有授予的美国专利(300万件)以及1975-1999年间所有的专利引用(约1600万次)。

 

研究发现,平均而言,上市公司一个优秀专利每多一次引用,该公司市值提升竟然可以高达3%!而对于超出市场预期的专利技术突破,估值提升效果则更为强劲。

 

优秀的专利体现了公司持续研发投入的水平,可见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给予了认可,公司估值得到了提升。

 

那么,是否只要有研发投入,公司就可以提升估值呢?

 

2、两家研发投入相同的公司,历史业绩优良的市场回报率更高(Cohen, Diether, and Malloy, 2013)

 

资本市场评估一家公司的未来创新能力时,可能会忽略其过往研发能力的影响,两家研发投入相同的公司,基于过往的业绩具有不同的市场表现。

 

哈佛大学Cohen教授等以1980-2009年的所有纽约证券交易所,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普通股作为样本,对两种不同类型公司投资组合之间的超额收益差距做了实证分析。

 

研究发现,两家公司研发投入相同时,历史业绩优良的公司股票收益率高于历史业绩不佳的公司,其每年能获得大约11%的超额回报。

 

此外,对于企业创新投入,投资者对其价值的判断通常需要一定时间,创新价值信息无法马上反映到股价中,使得创新投入对股价的影响存在漂移现象。

 

通过上面研究,创新投入对提升公司估值有正向作用,对于过往业绩及研发投入表现好的公司,会得到更多资本市场的青睐。

 

那么上市公司管理层持续创新投入,除了用以提升公司估值和股价之外,是否还有其他的套路呢?

3、上市公司用创新投入为减持打掩护(周铭山,张倩倩和杨丹,2017)

 

西南财经大学周铭山教授等以1,415家2009—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,研究企业创新投入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。

 

通过对超额回报进行回归发现,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每增加1%,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的年度超额收益可增加约3%。

 

然而,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伴随着良好的市场表现,为投资者带来超额回报同时,也为上市公司减持打了掩护。

 

通过计算上市公司管理层和高管持股相对前一年的变动百分比,实证检验发现其大规模减持之前研发投入显著高于其余年份,研发投入样本均值提高约23%。

 

在高管大规模减持之后,创新投入明显降低,这种情况在管理层减持之后并不存在。

 

4、上市公司通过削减研发支出调节利润(朱红军,王迪和李挺,2016)

 

上海财经大学朱红军教授等通过将2007-2013年A股上市的1,517家“微利”和“微增”(ROA或ROA的增长位于[0,0.01]范围内)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,考察了盈余管理动机背景下减少研发投入对公司带来的影响。

 

研究发现,对于处在盈亏和持续增长临界点上的公司,有60.3%出于真实盈余管理动机减少了研发投入,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公司会选择通过削减研发支出来操纵盈余,“保盈”目标强烈。

 

削减研发支出,会减少其未来的创新产出并加重其税收负担;同时给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和市场价值带来了负面影响,并且这种影响在高科技公司中更为显著。

 

2017年7月上市的华大基因,作为“基因测序行业第一股”,2017年研发费用1.74亿元,同比不增反减,占营业收入比例仅8.32%,低于同行业。当期净利润4.24亿元,包括0.66亿元投资收益,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为1.8亿元。

 

如果剔除投资收益,华大基因的研发投入下滑,净利润仅增长2.09%。作为基因测序概念“龙头”,华大基因上市后第一年的表现并不尽人满意。

 

 

可见,研发投入作为一把双刃剑,既能提高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提升公司的内在估值,也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伺机减持和盈余调节的工具。小伙伴们也要擦亮眼睛,看清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套路。

 

文献参考:

[1]Hall B H, Jaffe A, Trajtenberg M. Market value and patent citations[J].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, 2005: 16-38.

[2]Cohen L, DietherK, Malloy C. Misvaluing Innovation[J].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, 2013,26(3):635-666.

[3]周铭山,张倩倩,杨丹. 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投入与市场表现:基于公司内外部的视角[J].经济研究,2017,52(11):135-149.

[4]朱红军,王迪,李挺. 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下的研发投资决策后果——基于创新和税收的分析视角[J]. 南开管理评论,2016,(04):36-48.

 


 

如您需定期接收资本智造研究资料包,或有智能制造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需求,请添加小智微信:imsmartzhi

 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资本智造

资本智造

9篇文章 4年前更新

专注高端制造领域的资本市场研究,做一个沉溺于基本面研究的投行安静美少年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9篇